加值服務
住戶搜尋
心情貼
直播
感興趣
手機交友
還沒登入愛情公寓嗎?
還沒加入愛情公寓嗎?
馬上進入公寓和
10,552,462
個住戶交朋友~
紅包抽抽樂!小資變土豪!
素人也能成為明日之星!
移除此區廣告請加入VIP
上線狀態: 住戶編號:
的相簿
的相簿
>
草蝦養殖要點
草蝦養殖要點
草蝦養殖要點 陳秀男 國立臺灣大學 漁業推廣委員會
一、前言
臺灣曾有養蝦王國的美譽,但因環境的影響導致病害,使得過去的風光不再,然草蝦養殖乃然是多數的養殖業者心中的最愛。要如何恢復成功的草蝦養殖,過去十年已有很多的想法及做法被開發出來。
養殖先養水是自古以來水產養殖不變的原理根據,把水養好當然是草蝦養殖最根本的工作;以下就草蝦養殖之技術運用提供要點。
二、放養前的準備:
1.整池:若是新池子,須考慮污物的去除,污水之排放,養殖水之入口等等;而曾經使用過的池子必需要徹底曬乾,清除污泥並翻土,而翻土時最好是酌量加入石灰以中和土中因有機質所產生的酸性及初步消毒;翻土的次數及深度則視池子的老化及污泥的多寡而定;原則上,最少三次,越是老化的池子翻土的次數則越多越好。若是有機物或重金屬太多的池子則必需要利用有機或無機的螯合物盡量除去。
2.消毒:無論是新、舊及任何型式的池子均必需要進行這個步驟,以戶外土池為例,池子的消毒,個人認為是漂白水或漂白粉最好,主要是便宜及毒性消除得快。進行的技巧為:在進水的同時,用100-200ppm的漂白水或粉(粉劑必需要先行溶解)潑灑池底,待池水加至30-50公分即停止,再用池水潑灑池壁,如此浸泡三天消毒即可完成,排出含漂白水的池水再注新水,開始做水。事實上,這時的含漂白水的池水己沒有毒性。
3.做水:若上述的步驟做得確實,再下來做水的問題並不會太大。做水的方式大致相同,唯因所用的肥料而異,肥料分有機肥及化學肥(無機肥),兩種均可,但用法各異,無機肥對水色的營造快,但卻不持久;而用有機肥對水色的營造較慢,但持久性較長,唯有機肥必需要在岸上確實醱酵完畢後方能使用,否則會做成池子的酸敗,非但未能營造良好的水色,而且會損及蝦苗的活存環境。在放養的前期水色不必做得太深,大約可以看到池底即可。
4.放苗:在草蝦養殖這個產業中,蝦苗的健康及優良生長環境同等重要。在現今的這個產業行為中,我們比較不會去自行繁殖蝦苗。因此,蝦苗的選擇就變得十分的慎重了!最好選擇不加藥物、抗生素及不加溫(整個繁殖過程中,水溫不超過30℃為準),信譽良好的繁殖場所產的蝦苗。用肉眼或其他方法去評比蝦苗的好壞只能作為參考,蝦苗的好壞決定於繁殖的過程。
放苗的技術是養蝦的重要步驟之一,此項技術應用的基本邏輯,是使蝦苗能適應養殖池的各種條件,而順利成長。故放苗的時間及當時的氣候、水質等狀況都是養殖者應該慎重考慮,一般而言,放苗的時機應該是選在當天水文及天候最穩定及最佳的時段為宜,因此,大部份的養殖者皆選擇清晨太陽快出來的時刻放苗,因清晨是一天中水文最穩定的時段,此時段最適合放苗。
蝦苗放養前若能參照以下條件作考量,應可增加其成功率:
(1)蝦苗的品質,
(2)蝦苗的來源-品系的選擇
(3)蝦苗的帶原情況。
其中(1)、(2)項的重要性應是高過第(3)項。養殖者應多加留意繁殖場的種蝦來源、種蝦的營養是否足夠、孵化場是否使用抗生素、飼餌料是否良好等皆為留意之重點。至於蝦苗的品質、帶原的情況,雖然多少會影響養殖成果;但如前兩項能兼顧週全,則後者的影響就會大幅降低。
三、養殖期前段應注意事項
在過去草蝦的放苗皆以後期幼蟲第8至10期(Pl8-Pl10)為原則,放養密度為每平方米40-60尾最為恰當,放養後應隨時注意水質的變化,尤其是水質的酸鹼值(pH)的變化,在放養後兩天內若pH的變化超過0.5以上,則應使用石灰或如光合菌等有益微生物或使用葡聚多醣體增強蝦苗對環境的抵抗力,對蝦苗的存活率皆有很大的幫助。在放苗約2-3天則應適度投餌,此時投餌的動作一方面是補充蝦苗天然餌料的不足;另一方面是供給水中浮游生物所需之有機物,以維持蝦池中生態體系的活絡,投餌的標準為每20萬蝦苗投1公斤飼料。亦可依浮游生物的多寡作調整。往後飼料的投餵以每天0.5公斤為原則,約十餘天後則可利用傘網來測定池蝦的攝餌,有效的作增減,一般以該次投餵量的0.75%放入傘網中,一個半小時後觀察是否有飼料存在,若無則考慮翌日飼料酌量增加;若有則翌日或翌餐飼料減量。其旨在能掌握飼料之投餵量;若飼料不足時蝦子會產生殘食及體型參差而影響售價;若飼料太多則會增加成本、殘餌太多會影響環境以至病原增加而使蝦子罹病的機會增加。
以上所述者為過去的運作方式,隨著養蝦的時間增長;以往的方式亦應作一修正,因根據筆者的調查,近年來全球的養蝦地區無論水質或土質皆有大幅度的優養化,大部份的草蝦養殖皆在未達上巿體型便收成。因此,擬將蝦子的養殖方式稍作修正,尤其在放苗技術的運用,更為必要。因此筆者在近年來積極推動兩段式的放苗技術,就是將蝦苗以高密度放養(每平方米放養300-500蝦苗)於良好環境的蝦池;或使用室內養殖或簡易的紅泥塑膠池中。約1-2個月再以30-50尾幼蝦的密度移養於己有優良水色的蝦池中,再進行約1-1.5個月的養殖,則大型草蝦的成功率則會大幅度的提昇。
四、養成階段應注意事項
若整池、消毒及放苗的步驟沒有問題;蝦子的養成更不是問題了,在養成階段只要水色良好而穩定,你的蝦子收成己不是問題了。所謂好的水色,是指水色由穩定而且變化不大的藻相所形成。水色穩定即蝦子所處的環境穩定,使之有安全感而成長快速。故是何種水色都不是問題,穩定而且該形成之藻相對蝦子無害為原則,綜觀所有水色結論為綠藻水是最為適合的。一般言,比較穩定的水色其透明度約為如下:養殖初期養殖水的透明度在60公分以上;中期為30-60公分;後期則在30-40公分之間。而水色的控制若太濃即考慮排水或流加水;若太淡則可用有機醱酵物作為肥料施肥。在整個養殖階段水色必需要密切及嚴格控管,在良好的環境下病原的生成之機會會減少;並且,蝦子的抗病力增強,因而蝦子的罹病機會會大大的減少;活存率增大,成長快。
在上述的情況下,蝦池的管理亦應非常小心的進行。若不幸出現倒藻的狀況時,首先必需要確實知道其發生的原因,若是池底老化;可以抽取底泥以去除池底的有機物,若無法抽底時,則可利用沸石粉或有機螯合物加以抑制,再加入有益微生物如光合菌等。若水中有機質過多時則利用排水(上層或下層排水)去除有機物。若要從新營造水色可就近藻類生長良好的池中調來色水,再加入有機醱酵物作為肥料,養殖池中必需要保持有色水存在,否則當絲藻生成後要處理則是事倍功半,甚至發生收成低落而無養殖成果。若發現疫病時則必需降低飼料投餵量同時進行養殖池環境的改善,少部份不正常蝦池可以藥物處理,但必需小心行之並請教專家。根據過去的經驗,疾病是預防勝於治療,一旦發生蝦病而發現死蝦時,各種改進透式包括投藥,其效果非常小,亦被認為無效。
近年來蝦子的養成階段之技術己有大幅的進步,蝦子的養成期間有兩個步驟必需要注意:蝦池中氧氣的供給及蝦池中的有機物或污染物質的氧化或清除必需要貫徹而行,方能抑制疾病的發生。有關前者,養殖者必須善用水車或其他增氧系統,以臺灣目前的水文狀態;用以往的每0.3公頃地使用兩部水車(1馬力),己不足以將蝦子養殖成功;而有關池底污泥去除,最近氧化科技的運用已有相當成功的實例。如筆者應用臭氧,成功的養殖收成,亦是一值得推展的一項養蝦技術。在養殖過程中除了投餵品質優良的飼料有助養殖成功外;最近的實驗顯示,在投餵時加添有益微生物或多醣體等,皆有助於蝦體免疫力的提昇,對抵抗蝦病的能力有正面的功效,此項技術有進一步研究及發展的價值。
關於這本相簿
相片張數:0 張
瀏覽次數:6 次
收到回應:0 則
相簿類型:自然觀察
瀏覽權限:公開相簿
幻燈片播放
此用戶尚未上傳照片!!
首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末頁 共 0 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