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線狀態:    住戶編號:
 的相簿
  的相簿 > 100713慣性思考
100713慣性思考

現今的主流科技往往源自於古老的傳統,

但古老的傳統“源頭”有時並不見得是正確,

人類的“慣性”有時會產生出思考上的盲點,

因而扼殺了許多更優秀的機會,

比方說,

愛迪生當初發明直流電造就日後幾乎所有的電子產品均以直流電為設計基礎,

事實上特斯拉在幾乎同期所發明的交流電比直流電的效率更高,

只可惜因為愛迪生的高知名度後來影響了全世界往後一百多年的科學進展;

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德國人發明轉子引擎,

這種轉子引擎迥異於傳統往復式引擎結構,

少了活塞、區軸等等複雜構造,

轉子引擎可以用小小的排氣量爆發出三倍甚至四倍於往復式引擎的效能,

五十年前的技術便可讓50CC的機車輕易地創下192.5公里的時速紀錄,

可惜全世界主流車廠早已習於往復式引擎的研發與經驗,

轉子引擎就這麼被打入冷宮至今未再被後來的人們繼續向上研發;

至於太陽能科技也是一樣,

人類的“慣性思考”始終認為太陽能就是要收集可見光才對,

這真是令人匪夷所思的狹隘思維模式,

事實上自然界當中隨時隨處充滿更多的不可見光,

例如紅外線即使在黑夜當中也隨時隨處都有,

所謂太陽能科技應該更需要往這方面發展,

如此一來即使在月亮底下、即使在黑夜之中,

太陽能光電板依然可以永遠保持工作狀態,

而不是非要倚賴炙熱的大太陽不可,

可惜紅外線發電技術目前好像全世界只有英國一間實驗室有在研發而已,

所以在Halus眼中,

目前的太陽能科技似乎都只能稱之為“低科技”,

依此思維模式再回頭看看底下這一則報導,

真會令人有種啼笑皆非的感覺。

++++++++++++++++++++++++++++++++++++++++++++

太陽能飛機 26小時飛行破紀錄
更新日期:2010/07/08 20:50 李建緯

(法新社瑞士柏爾尼8日電) 1架太陽能實驗飛機在完成持續約26小時的歷史性飛行後,今天上午9時1分降落於瑞士西部。

法新記者在天破曉後約3小時,目睹了這歷史性的一刻。飛行員波許柏格(Andre Borschberg)駕著「太陽動力號」(Solar Impulse),於瑞士西邊柏爾尼機場(Payerne)完美降落。

團隊領銜人皮卡爾(Bertrand Piccard)說:「這是破天荒第一次,太陽能飛機徹夜飛行。」

皮卡爾告訴記者說:「就是這個時刻證明了這次任務的成功,我們辦到了。」

這架高科技的單座飛機在昨天拂曉由柏爾尼起飛,進行有史以來第一次僅由太陽能提供動力的載人飛行,成功度過黑夜,讓飛機在高空中翱翔了整整一天一夜。

該飛機有著與大型客機同尺寸的機翼,上載1萬2000顆太陽能電池,在白天14小時的飛行中充飽電,以供夜間飛行。(譯者:中央社李建緯)

關於這本相簿
  • 相片張數:1 張
  • 瀏覽次數:6 次
  • 收到回應:0 則
  • 相簿類型:自然觀察
  • 瀏覽權限:公開相簿
            幻燈片播放


201007030429
57213.jp
    

首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末頁  共 1 張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