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線狀態:    住戶編號:
 的相簿
  的相簿 > 100521自作自受的台灣人?
100521自作自受的台灣人?

台灣人有時候心態很奇怪,
不知道是因為熱情好客的本性使然,
還是因為面對西方人的自卑心態作祟,
又或者根本是想秀幾下功夫的自大心態在搞鬼,
台灣的特色小吃一向以來都被自己人冠上一堆不三不四的英文名稱,
舉凡糯米飯就叫做Glutinous rice、
滷肉飯叫做Braised pork rice、
榨菜肉絲麵叫做Pork , pickled mustard green noodles、
紅豆牛奶冰叫做Red bean with milk ice、
八寶冰叫做Eight treasures ice、
麻辣豆腐叫做Spicy hot bean curd、
蘿蔔糕叫做Fried white radish patty、
飯糰叫做Rice and vegetable roll、
割包叫做Steamed sandwich等等的,
其他的案例太多了,
有興趣的人不妨上網查一查就可發現一堆,
這不但對於本地人是種腦筋急轉彎的考驗,
對於每一位來台的外國人而言也是一項可能會發瘋的試練,
想像一下,
當一位初來乍到的外國人在台北吃到了很好吃的八寶冰,
然後問當地人 “What’s this?”
當地人很親切的告訴這位外國人 “Oh, this is Eight treasures ice.”
外國人很認真的默背下來,
甚至怕忘記還偷偷的做了筆記,
隔天來到彰化看到冰店時又想要回味一下昨天八寶冰的美好滋味,
當她(他)對著店家說出 “Hi!Eight treasures ice, please” 的時候,
將會是一幕甚麼樣的場景?
會不會當場所有人臉上都冒黑線?
當店家七手八腳弄清來意之後,
這時會不會輪到這位外國人臉上冒黑線?
明明昨天是台灣人教她(他)這個名詞的沒錯呀?
為什麼來到不同的店家後沒有人聽得懂她(他)在說甚麼了呢?
倘若將鏡頭轉回到前一天,
第一個台灣人的回答改成 “Oh, this is Ba Bao Bing.”
那這位外國人在第二天就可以直接說 “Ba Bao Bing”,
這樣不就可避免大家都出糗的狀況了嗎?
台灣人(或者也包括中國人在內吧?)彷彿始終搞不清楚何時要音譯何時要意譯,
這在其他國家坦白說還真罕見,
日本的料理或食材叫甚麼名稱無論是去到美國、歐洲或其他亞洲國家都一律相同,
壽司就是Sushi,
生魚片就是Sashimi,
蕎麥麵就是Soba,
拉麵就是Ramen,
不會因為今天你是美國人名稱就不一樣,
韓國也是如此,
Bibinba就是Bibinba,
Kimchi就是Kimchi,
泰國的Dom yam goon無論去到何處也是一樣叫Dom yam goon,
義大利的Pizza就算是去到火星也是叫Pizza,
台灣人何苦作賤自己想一堆名稱去捉弄外國人,
透過外國人來糟蹋其他台灣人呢?
真是搞不懂。。。。。。

關於這本相簿
  • 相片張數:1 張
  • 瀏覽次數:19 次
  • 收到回應:0 則
  • 相簿類型:自然觀察
  • 瀏覽權限:公開相簿
            幻燈片播放


b0895fc296ab
ea854cc6
    

首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末頁  共 1 張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