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線狀態:    住戶編號:
 的相簿
  的相簿 > 牛蛙的養殖掠影
牛蛙的養殖掠影

牛蛙的養殖掠影/王蜀桂




台灣任何行業沒有三年好時光,真是句至理名言,不管農業、漁業、商業……都是如此,只要錢好賺,搶搭巴士者一拖拉庫,非把該行搞垮為止,相信大多數人都有此體認。而熱門行業退潮,卻能堅持做下去的人,通常不是有兩把刷子,就是財力雄厚,熬得過產業寒冬。

以農民養殖牛蛙來說,就是曾經大起,如今大落的黃昏農業。一斤牛蛙在民國六十八年前後,可賣兩百四十元;民國七十一年,還有一百六十元的行情;到民國八十九年,只能賣廿四元,養殖成本卻要三十元。在無利可圖下,農民自然棄蛙找其他謀生工作,也因此曾經是牛蛙養殖大本營的屏東縣鹽埔鄉、九如鄉,現在沒有幾家牛蛙場,而內埔鄉,也只有兩家農戶養牛蛙。

其中一家牛蛙養殖場的女主人林麗美,多年來是牛蛙的保姆,從孵化蝌蚪到成蛙,都是她一手張羅。提到為何養牛蛙?高雄市紅毛港出生的林麗美,感嘆的說:「老公喜歡養動物,十二生肖除龍、馬、虎、猴沒養過,其他動物都養過。我向來討厭動物,沒想到嫁個動物狂,在嫁雞隨雞的傳統下,只好做動物的奴才。」

為什麼認定牛蛙?林麗美說:「老公先後養過泰國蝦、泥鰍,收成都不理想。別看泥鰍,其中學問很大,我們到出售時才知道泥鰍要白肚、軟骨才有好價錢。我們養牛蛙一直很順,就這樣養下去。雖然這兩年牛蛙行情低迷,可是老公退休,不養牛蛙又能做什麼?所以賠錢也要養下去。」

由於林麗美有廿多年的養殖經驗,她對牛蛙的生態,保證比學者還清楚。牛蛙是肉食性的冷血動物,牛蛙個性怕生,奉行「弱肉強食」及「自相殘殺」兩原則,所以養牛蛙最辛苦的是每天要巡視每一個池子,只要發現體型明顯壯碩的牛蛙,一定要把「大隻」的隔離,否則其他的小牛蛙都被牠吞噬。

說到牛蛙的食量,真是非常驚人,她家的蛙池面積不大,每天僅蝌蚪就要吃掉三大包飼料每包六百元;成蛙的消耗量就更大,每包要五百四十元。一個月的飼料費要多少?林麗美苦笑的搖頭說:「不知道,因為賣飼料的老闆,也是買牛蛙的大盤商,我們都是賣了相當數量的牛蛙,才敢跟他結帳。」

民國七十四年以後,她才改以飼料養牛蛙,在那之前則以下雜魚打碎餵食,當年以魚做牛蛙飼料的理由是哥哥有漁船,魚的成本較低。由於一切都以兩隻手操作,那些年她的雙手經常潰爛,苦不堪言。

牛蛙的體重超過十兩,皮膚變成土黃色,而成長中的牛蛙為青綠色。如何分辨牛蛙的公母呢?林麗美脫口而說:「看下巴,公牛蛙下巴較黃,母牛蛙的下巴顏色較深,一般說來公牛蛙的體型較大。」

南部的溫暖氣溫,最適合牛蛙的生長,所以牛蛙池整年都沒有空窗期。早期牛蛙養半年即可,最近這些年,在大客戶的要求下,多養到八個月,一隻牛蛙重達十二兩才可出售。

全年無休養牛蛙的農民,辛苦的結果竟是無利可圖,都市人怎麼想都想不通,因為在餐廳點一盤牛蛙腿,價格並不便宜。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想在市場買牛蛙,可能踏遍高雄市所有的傳統市場,也見不到牛蛙的蹤影。

針對這兩種現象,林麗美的答案是:「我們的牛蛙都是賣給大盤商,他們買下後宰殺,只要大腿,然後冷凍。他們的客戶以餐飲業為主,多半是各地中盤叫貨,再賣給業者,想想蛙腿從水池到客人嘴裡,要經過多少次手,價錢當然不便宜。」

六年前,林麗美和老公改以賣蝌蚪為主,當時每隻蝌蚪一角半到兩角,賣不出去的蝌蚪才養大賣肉。如今,林麗美已從第一線退下來,老公是負責人,她成為助手,而蝌蚪的行情依舊,買主卻少了大半,因為養牛蛙真是「錢途無亮!」

走在牛蛙池旁,看見成千上萬的牛蛙,站在水中發呆的畫面,彷彿見到摩西出埃及前,與法老王鬥法時的蛤蟆,相當恐怖。而牛蛙的叫聲真的宛如牛的哞聲,和牠的體型不成比例,當然也不是詩情畫意的蛙鳴。再想到南部所有水產養殖業的悲慘命運,真希望新政府,分點心思來關懷這些最支持阿扁的憨厚農民!(本文寫於2000年5月底)。

(後記:十多年後的農村經濟,更是凋零!我也不知這家蛙場是否仍在經營?只是想讓都市人了解牛蛙的養殖及牠的特性。十多年前還沒有數位相機,農村趴趴走系列我有照片,但要從堆積如山的相簿中找出照片,得花段時間,目前只好素顏見人!)

關於這本相簿
  • 相片張數:0 張
  • 瀏覽次數:222 次
  • 收到回應:0 則
  • 相簿類型:自然觀察
  • 瀏覽權限:公開相簿
            幻燈片播放


 
此用戶尚未上傳照片!!

首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末頁  共 0 張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