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線狀態:    住戶編號:
 的相簿
  的相簿 > 〈分析〉緬甸:下一個亞洲經濟奇蹟?
〈分析〉緬甸:下一個亞洲經濟奇蹟?

資料提供:  作者:鉅亨網編譯李業德 綜合外電  發表日期:20120823

《TIME》報導,由書面資料看起來,緬甸齊備了所有要素,足以創造下一場亞洲經濟奇蹟。

緬甸人口 4800 萬人,擁有龐大低薪勞工市場,吸引勞動力密集的製造業進駐,來自南韓、馬來西亞等國的淨收向上竄升。此外國家資源豐富,木材至礦產一應俱全,估計可吸引數十億美元的外資投入。國家坐落位置富策略性意義,位於中國和印度之間,得以乘上這兩大國的成長風潮快速前進。

但將條件化為實際優勢並不容易,許多國家擁有龐大經濟潛力,問題是少有人真正理解發掘。緬甸就是一個以往的失敗例子,第二次世界大戰當時緬甸原是亞洲最富裕國家之一,但爾後卻淪落到最底層。

目前環境的成因,在於毀滅性的惡劣經濟管理方式,軍事獨裁政權體系下,國家遭到孤立缺乏外援。在鄰近的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印尼躋身「亞洲虎」行列時,緬甸仍沈浸在貧困、高壓統治中,政府不願在政經上改革,局面陷入泥淖。

然而近幾個月來,長期遭受苦難的反對黨全國民主聯盟,終於獲准在 4 月議會選舉中參與角逐,民主浪潮獲得成長,也讓亞洲商界重新點燃進駐緬甸的希望。

由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翁山蘇姬 (Aung San Suu Kyi) 領導的緬甸全國民主聯盟,在 4 月 1 日舉行的國會補選中,贏得 43 個席次,也是反對黨成員首次進入國會。該黨派已說服美國和歐盟,開始對國家解除經濟制裁。

中國多年來在亞洲地位居首,吸引鉅額投資,帶走緬甸基層製造業的工作需求,但現在中國薪資吹起漲風,外資正致力尋找替代的低工資新目標,緬甸很有潛力填補這個空白。


盡管如此,緬甸的整體發展遠遠落後鄰國,缺乏基礎設施、理想的監管環境,以及訓練有素的員工人才,難以吸引外資大量進駐。

國家確實已經取得一些進步成績,4 月政府重組貨幣制度,開放匯率單一化,有助於穩定投資市況。但這也僅是個開始,政府必須整理資金,投入開闢道路和其他各種基礎建設,製造業者方能將產品輸往國際。

除此以外,緬甸也需要為市場經濟建立一個法律框架,經濟先前幾十年陷入斷層,國家缺乏明確的法規和制度,為外國公司提供可靠且安全的投資環境。

未來上述問題恐怕是緬甸的最大難關,要實現所有改革並完成必要政策,政府需要一定程度的專業知識,而緬甸只怕是一樣缺乏。亞洲開發銀行 (ADB) 副總裁 Stephen Groff 指出,緬甸向前邁進的意願相當強烈,但挑戰點在於,如何快速建設市場?

如果緬甸能夠設法克服障礙,國家的潛力確實無可否認,ADB 估計,2030 年前緬甸可實現年度 7-8% 的經濟成長,資本注入量也將飆升至 3 倍。經過數十年荒廢,這次緬甸終於獲得機會,將在市場上一鳴驚人。

關於這本相簿
  • 相片張數:0 張
  • 瀏覽次數:5 次
  • 收到回應:0 則
  • 相簿類型:自然觀察
  • 瀏覽權限:公開相簿
            幻燈片播放


 
此用戶尚未上傳照片!!

首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末頁  共 0 張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