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線狀態:    住戶編號:
 的相簿
  的相簿 > (文摘)用米糠養大虱目魚
(文摘)用米糠養大虱目魚

  本所沿近海資源研究中心接受屏東縣政府的委託,
2011年於小琉球執行「鮪魚箱網養殖」的可行性試驗。
目前的鮪類箱網養殖產業必須大量使用新鮮魚類作為料,
不僅成本高,
而且會對自然生態產生影響。
為能讓傳統箱網養殖加入海洋生態保育的元素,
本所研究團隊與屏東縣政府討論後,
決定「以環保加分.產業加值」為可行性試驗的主軸,
亦即以含植物性蛋白質的米糠養成的虱目魚取代傳統的下雜魚或混獲魚。
此外,
在養殖過程中亦不再使用魚粉飼料,
讓產業逐步朝向兼顧環保的養殖法邁進。


  鮪類屬肉食性魚類,
無法直接投餵植物性餌料(植物蛋白的胺基酸組成不夠均衡且無法有效消化),
因此研究團隊與本所海水繁養殖研究中心合作,
嚐試利用海水中心人工繁殖的虱目魚作為飼料魚。
虱目魚在養殖過程中係以植物蛋白源—米糠為主要飼料,
殘餘的米糠在養殖池中發酵促使藻類繁生,
又可成為虱目魚的食物源,
是一種環保且有助於資源永續的養殖模式。


試驗結果得知,
215公斤 (5萬尾2吋苗) 的虱目魚苗以米糠(總重1萬公斤)投餵四個月後,
可收成3,200公斤的虱目魚,
亦即平均3公斤的米糠可養成1公斤的虱目魚。
以虱目魚飼養40~50公分的鮪魚,
每尾鮪魚半年可增加3公斤,
養殖2年可達18~20公斤。


  目前養殖於小琉球箱網內的鮪魚成長情形良好。
本所與屏東縣政府於本(6)月2日假小琉球共同召開記者會,
提倡此種具有環保概念的鮪魚養殖法。
未來將進一步輔導沿近海漁民將捕獲的鮪魚幼魚予以圈養肥育,
以免浪費珍貴的鮪魚資源,
同時亦可增加漁民的收益。
希望這種兼顧海洋生態維護與經濟效益的經營型態,
未來可成為屏東縣環保加分‧
產業加值的永續產業。










水試所電子報第74期

關於這本相簿
  • 相片張數:1 張
  • 瀏覽次數:48 次
  • 收到回應:0 則
  • 相簿類型:自然觀察
  • 瀏覽權限:公開相簿
            幻燈片播放


米糠.jpg
    

首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末頁  共 1 張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