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線狀態:    住戶編號:
 的相簿
  的相簿 > 飼料成本增養雞財團化仿土雞業者淪為代養
飼料成本增養雞財團化仿土雞業者淪為代養

2010-6-21


記者吳世聰/專題報導

前言:

雲林縣以南的養仿土雞業者,不敵飼料被壟斷,價格不斷攀升,10多年來漲了約1倍,加上,雞價波動大,難以承擔風險,以致約有7成淪為財團及飼料商的「代養業」,賺取微薄工資,勉強在夾縫中求生存,希望農政單位能伸出援手,救救他們。

目前全國養雞戶約有2800多戶,中華民國養雞協會前理事陳木獅表示,白肉雞產業幾乎都已是財團產銷合一,雲林以南的仿土雞業者也漸漸淪陷,約有7成成為「代養業」,加上,未來養雞業還要面臨傳統市場可能禁屠宰政策、大宗物資5%加值營業稅6月續徵及兩岸簽署ECFA可能進口雞肉等衝擊。

產業自主 業者嗆死路一條

陳木獅直言「養雞業要死了了呀﹗」政府還要業者「產業自主」,未來只有死路一條。

養雞近30年的鄧姓業者說,82、83年養雞業興盛期,飼料商調配完成的飼料每公斤8.75元,業者如自配料每公斤少1元,開始有養雞業者合夥,找人代養。

有的大型飼料商受限於中盤商,甚至被倒閉,乾脆自己跳出來直接找業者代養,而養雞戶因財力不足,難以承擔風險,也只好漸漸接受,成為擋不住的趨勢。

陳木獅直言,財團化的飼料商,財力雄厚,又有能力壟斷大宗物資飼料價格,且成本又較業者低,對養雞場來說是「小孩對大人的不平等競爭」。

而且傳統養雞業者養成後,成雞只能送往市場販售,但財團有屠宰場及冷凍等設施,能控制出貨量,養雞業者只能像自己所養的雞「任人宰割」。

代養餬口 1隻僅能賺15元

吳姓養雞戶無奈地說,花4、500萬元蓋雞舍,卻總是賠錢居多,「養愈多,賠愈多」,代養至少還能餬口飯吃,1隻賺取15元,據他了解,還有雞場代養費更低,每隻只有11、2元。

他強調,政府放任財團化的飼料商壟斷價格,他們才會失去生存空間,變成「養雞工」,失去自主性。

雖無風險 畢生心血換不回

不過,也有業者說,代養不必出資及承擔風險,如果飼料商不剝削的話,也可說是「共存雙贏」,但想到畢生投入的心血,變成「代養」業, 實在有點悲傷。

關於這本相簿
  • 相片張數:2 張
  • 瀏覽次數:2 次
  • 收到回應:0 則
  • 相簿類型:自然觀察
  • 瀏覽權限:公開相簿
            幻燈片播放


600_36.jpg
600_38.jpg
   

首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末頁  共 2 張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