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線狀態:    住戶編號:
 的相簿
  的相簿 > 阿昌:讓中國知道咱的魚不一樣
阿昌:讓中國知道咱的魚不一樣

今年加入契作的阿昌,跟傳統漁民不一樣,養魚強調數字管理及規模經濟效益,有了契作訂單,幫他在市場上多開一條路。

第一次見到阿昌,是在今年三月二十九日,虱目魚契作簽約現場。

一群年邁漁民中,阿昌顯得突出。年輕、話不多,外形酷似本土劇小生陳昭榮。契約書發下,他迅速瞄一眼,二話不說,立刻簽名。其他漁民還逐字端詳,問東問西……。

阿昌的家,在學甲、鹽水交界,一大片魚塭中央,鐵皮蓋的工寮,是他與妻子的住處。一進門,客廳空空蕩蕩,除了破舊沙發,幾乎沒有家具,東西多擺在地上,簡直可用「家徒四壁」來形容。

他坐下來與我們聊起魚、狗、鳥……,各種動物的養殖經驗,眼神發光。

我們在南部鄉間採訪一段時間了,像這樣面對記者突然到訪,神色安定、自信的年輕人,不多。這引起我們的好奇。

其後,我們經常跟著他工作,發現他除了睡覺,幾乎都在工作狀態。清晨五、六點開著小貨車,魚塭一個個跑,扛、倒飼料,修馬達、排水管,傍晚關飼料,有如機械人。一天下來,跑二、三十個魚塭,車程超過一百公里,比台北到新竹還遠。

他有驚人身價!

兩千萬魚塭,全是徒手賺來的

沒有休閒,沒有娛樂,早出晚歸,家裡沒有第四台,不看電視,有空上網,看的也是養魚、養狗的資訊……,三十一歲年輕人,為什麼能忍受這麼無聊的生活?

直到認識他五個月後,我們找到答案。

八月底,南瑪都颱風襲台。阿昌巡著魚塭,指著前面一大片,告訴我:「這些攏是我ㄝ。」

我吃了一驚,這年輕人,已經是小地主了!他有八甲魚塭,一甲魚塭,目前市價約三百萬元,八甲就是二千四百萬元。

「哇,兩千萬,你比台北少年仔還有錢!」我說。他笑了。

「這些是養魚賺來的?」我問。「魚仔賺來ㄟ!」他答得好有自信。

相較都會裡的「啃老族」,經濟靠爸媽罩,沒有獨立能力,卻吃喝玩樂樣樣行;他的工作態度,他的資產,都與啃老族形成強烈對比。

魚塭不是祖先留的,是赤手空拳賺來的。他做得出色,賺了錢,因而產生自信,找到自我。自我找到了,不論怎麼累,都不苦。

我終於了解,阿昌為什麼甘願,一天二十四小時,一年四季,被魚塭綁住,因為,「做塭仔後,才有安定ㄝ感覺……,這是我最期待ㄝ……。」阿昌說。

魚塭,是他國中後,一直尋找的安身立命的家。

阿昌國一時,媽媽過世,爸爸帶他和哥哥,過著不斷租屋、換屋的漂泊歲月,爸爸適應不良,漸漸的不去工作,連小孩也不管了,阿昌,變得連一碗飯也沒得吃。

他曾年少荒唐!

經常聚眾打架,直到貴人出現

「我攏到處搭伙,」阿姨、舅舅、同學家,為了一碗飯,到處流浪。每天放學,就到處鬼混,後來,連家也不回了。

阿昌形容當時的自己:「感覺濛濛渺渺……,不知影麥做什麼,一直找……。」

他原本成績不錯,在班上前十名,媽媽過世後,成績一落千丈,別的同學,錯一題打一下,他要打兩下。阿昌難忘當時的痛:「我被老師打得『遍體鱗傷』,手皮皮剉,沒辦法拿筆寫字……。」

毒打,喚不回阿昌的心。

他更經常聚眾打架,「歸班帶出去打,打完再返來教室……,」打架,是他對現狀不滿的情緒出口。

甚至,差點掉進毒坑。

國三某天,去同學家,同學抽屜一開,裡面全是毒品,一群十四、五歲孩子,在小房間吸毒,整整一個禮拜,空氣中充滿毒品臭味,像塑膠的味道,令人窒息。而阿昌卻沒加入,「我感覺,這不是我要的,感覺不好……,沒安定,」阿昌說。他是裡面唯一清醒的孩子。

這群吸毒的同學,「沒一個沒去關!」阿昌說。

他一腳已經踏進毒關,是誰,拉住另一隻腳?是媽媽。媽媽怕阿昌變壞,從小管得緊,甚至,讓阿昌國中念台南有名私中,「不要變壞」是媽媽的期待。

他徘徊在「變壞」的懸崖邊,更嚴重的事卻來了。

國中畢業典禮結束,阿昌又打架,他們這夥把對方的人打瞎眼睛,對方父母告上警察局,要把他們揪出來。

「趕緊走!警察來抓人……,」道上朋友通知他,阿昌連夜躲到嘉義朋友家,接著四、五個月,在嘉義、台中逃亡,後來,阿昌沒被同學舉發,結案後,回到台南。

回台南後,一位同學,把他找去姑姑家住,阿昌的一生,就此改變。

這沒有血緣關係的姑姑,有個大他十五歲的兒子翁秀政,阿昌喚他「大哥」,當時開大型養豬場,也兼做貿易。到大哥家後,生活三餐溫飽,有人噓寒問暖,沒零用錢,大哥讓他自己拿,不必經常口袋空空;精神上,大哥教他明辨是非,哪些朋友可以往來,哪些不行。

大哥還要他回學校念書,念曾文農工畜牧獸醫科(現為畜產保健科),他對養殖的興趣,逐漸萌芽。

身心安頓了,漸漸的,阿昌變了,「來阮大哥這裡,我就開始『收』(指收起暴戾之氣)啊,不再惡質(指打架生事)了……。」阿昌說。

他靠團隊養魚!

精準分工,效率比別人高兩倍

但,會養殖不代表會賺錢,台灣漁民十萬人,許多人養了一輩子,還是所得有限。阿昌只養十多年,為什麼會成功?

答案是:團隊。

相較多數漁民是「個體戶」,自顧自的魚塭,自算自的帳,阿昌與他的團隊們,卻共同顧魚塭,共有一本帳。

該團隊共五人,翁秀政是老闆。原本養豬的他們,遇到口蹄疫後,轉為養水產。目前養殖面積超過一百甲,產品包括吳郭魚、虱目魚、白蝦、鰻魚。

當地漁民,一個人顧五甲魚塭算不錯了,能顧十甲就非常高竿,阿昌的團隊藉由精準分工,卻能平均一人顧二十甲,是別人的二到四倍,自然平均所得也高。

為什麼他們能做到?

關鍵在數字管理。每晚,團隊到大哥家吃飯,邊吃邊討論魚塭現場狀況,並繳交日報表,記錄每個魚塭投料(餵飼料)數字。翁秀政說,傳統漁民,單打獨鬥,魚養了三、四十年,方法一成不變,怎麼養怎麼賠;他們打組織戰,每天交換池邊心得,計算成本,迅速調整,失敗率較低。

他用科學管理!

寫日報表,細算成本與投報率

數字會說話。透過日報表,管控成本,等到魚賣掉後,營收入帳,再統計每池魚塭的投資報酬率,檢討賺賠原因,營運績效一目瞭然。

例如,他們發現,養魚成敗的關鍵在飼料,配方不對,一切努力,付諸流水。重點找到了,他們針對這點改善。相較多數漁民買現成飼料,他們自己調配飼料,除依四季不同調整配方,並會輪流到飼料廠監工,看是否按照要求配料。

規模經濟,是組織戰的好處。

成本端,因飼料、魚苗需求量大,有議價能力,降低成本;銷售端,因飼養面積大,產量大,可穩定供貨,有能力把買方市場變賣方市場。

現在,他們的吳郭魚,賣到全世界,貿易商接到外國訂單,通常一通電話打過去,就在冷凍廠等魚運來,剩下的流程,團隊通通搞定。

他們像科技公司一樣採分紅制度,每個月領月薪,年底視盈虧與各人照顧魚塭的成績單,按績效分紅。近年,團隊營運上軌道,阿昌一年薪水加上紅利,保守估計有一、兩百萬元。

另外,翁秀政會將盈餘轉投資,幫團隊每人買魚塭,阿昌的八甲魚塭,就是公司買的。但,所有權歸個人,使用權歸公司,魚塭的魚賣掉後,是公司的營收。

阿昌的曾文農工同學,許多在南科當作業員,月薪三、四萬,常輪大夜班,工作不比阿昌輕鬆,表面風光,裡子卻不如阿昌。他與同學聚會,同學提到公司的管理流程,他會仔細聽,動腦筋看怎麼用來養魚。他說,雖然魚是活的,不像科技產品,是死的,易掌控,但,科技業的SOP(標準作業流程),可用到養殖業。

曾經浮躁的心,在魚塭裡安定下來。阿昌的心,也和爸爸和解了。

以前,他心裡對爸爸有怨,但大哥告訴他,「人要飲水思源,」「他是我老爸啊,這是不能改變的事實……,當初,伊嘛有伊ㄝ痛苦、難處吧?」如今,阿昌每月寄錢給爸爸,有空也會去看他。

阿昌有個願望,想買六百坪農地,蓋自己的家,房子不用大,庭院要大,因為他已經習慣,魚塭一望無際的風景了。

今年加入契作,養虱目魚,虱目魚狀況多,不好養,壓力不小,但,契作帶來穩定收入,只要好好養,不必擔心價格、通路問題。契作的安定,讓他願意付出心力。看著即將收成虱目魚,他說:「如果每尾魚,攏有契作,不知多好……。」

不止如此,加入契作,他們更希望中國知道,台灣人養魚有多認真。

在這個南方小鎮,有一個年輕人,頭上大片藍天,腳下大片魚塭,他的精彩故事,才正要開始。

【延伸閱讀】

夢想,買農地起厝:阿昌,本名杜昀昌,31歲,曾文農工畜牧獸醫科畢業,做過養豬、育種(狗)、未來希望買600坪農地,蓋自己的家。

甘願,24小時打拚:阿昌為什麼甘願一天24小時,一年4季,被魚塭綁住,因為,魚塭,就是他一直尋覓得以安身立命的家。

「神燈」,看顧阮全家:阿昌養的這隻狗是名犬,叫「神燈」,狗爸叫阿拉丁,意指「阿拉丁神燈」護他一生。

關於這本相簿
  • 相片張數:0 張
  • 瀏覽次數:120 次
  • 收到回應:0 則
  • 相簿類型:自然觀察
  • 瀏覽權限:公開相簿
            幻燈片播放


 
此用戶尚未上傳照片!!

首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末頁  共 0 張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