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嚐細嫩鮮美的石斑,令食客齒頰留香、幸福飽滿。但很多人不知道,台灣是石斑活魚外銷的大戶,一年創造新台幣40億元產值,成為不少沿海養殖漁民致富的階梯。
2009年莫拉克風災重創屏冬林邊、佳冬石斑養殖業,一尾尾上萬元的龍膽石斑盡赴東流,漁民損失動輒數百萬、千萬元,魚塭淤泥盈尺,一片蒼涼。
政府為重振石斑王國美譽,提出「2013年石斑產值倍增」計畫。加上ECFA將石斑列入早收清單,大陸市場看好,「躍升全球最大出口地」的呼聲不絕於耳。
但種種「利多」,養殖漁民似乎並不看好,有人警告魚苗感染病毒問題惡化,石斑王國未重現前就可能「亡國」,有人呼籲重整養殖環境,有人則憂心倚重大陸市場的風險。究竟,台灣石斑產業面臨哪些挑戰?是否能振衰起弊、再創光華?
天色仍暗的黎明,屏東縣佳冬鄉塭豐生產區陳昺亨的魚塭旁已經聚集了十多位前來「抓魚」的漁民,原來今天是這一個5分(1500坪)地的魚池,在88風災後放養一年的石斑(青斑)要收成的日子。
6點半,穿著潛水衣的7~8位漁民動作熟練躍入池中,同時拋下一張大網到池底,將大網先慢慢拖行到池中央,一行人再左右開弓逐漸將網朝池邊靠攏,最後將網縮小到池邊3公尺寬的距離固定後,已收攏在網裡的成群魚兒便一隻隻被抓起來按大小分成3類(1斤5兩以上、1斤2~5兩、1斤~1斤2兩),分別丟入擺放池中的幾個大簍子中。
令人讚嘆的是,漁民不必磅秤,只要拿在手裡一掂就知道該丟在哪一簍子,太小的再丟回大池中,養到1斤以上時再收成,7~8人就這麼撈∼丟、撈∼丟,費時一個多小時,節奏分明地完成了半池的收成,最後用稍小的簍子一簍簍吊上岸邊過磅,再運到停在路邊的「活魚運搬車」上;魚池後半段也以同樣步驟收成後,約在11點,貨車即駛往東港裝船,出口到大陸。
跨海送達活跳跳
前來買魚的大盤商何竹林表示,他今天預計向陳昺亨買5,000斤的漁獲,雇了3台「活魚運搬車」,車子由大卡車改裝,車上以玻璃纖維製成3、4個池子,還設有液態氧氣輸送設施,以保持石斑活跳跳的狀態,中午左右送到港口後,開始辦手續裝船,下午3點前即可裝完出發,隔日中午就會抵達福建冬山港,轉由大陸大盤商批發到市場及餐廳等通路,總計一尾石斑從魚池撈出到達福建、廣東的餐廳,經迢迢路途,只花了1天半時間。
陳昺亨表示,12月初青斑產地價一斤210元,當天實際收穫4,200斤,收入近新台幣90萬元,但因為88風災後存活率只有2成半,這池今年注定無法獲利,存活率若能達到災前的5~6成,一公頃約可獲利一、二百萬。
相較於虱目魚、鱸魚、加納一斤數十元到一百多元,台灣石斑由於價格高昂(最近台灣市場價一斤250~300元),有7~8成都外銷香港、大陸沿岸。
台灣養殖石斑已有二十多年歷史,早期以捕撈野生魚苗為主,由於魚苗數量少,養殖規模受限,近年之所以聞名國際是因為漁民成功地進行人工繁殖,魚苗和成魚產量大增而打出名號。
石斑王國,享譽全球
總計,自然界野生石斑品種約有400種,台灣已擁有7種人工繁殖技術,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2008年全世界養殖石斑數量近七萬五千多公噸,台灣產量一萬七千多公噸,占總產量23%(見附表「全球養殖石斑魚產量」),產值每年近新台幣40億元,卻占全球58%。值得驕傲的是,小小台灣,產量只有中國的4成,但產值卻是中國的二倍,可見台灣石斑的高經濟價值。
台灣出口石斑以青斑和龍膽石斑為主力,其中又以「石斑之王」龍膽石斑聲名最響亮。被養殖界視為「大哥大」的龍膽,普通一尾就有20~30斤重,最大可養到200斤(通常做種魚用),龍膽養殖技術更是台灣的驕傲,一隻8 公分的小苗第一年可長到3~5斤,第二年即可長到15斤,第3年再大一倍,成長速度極快,賣到消費者手中價格高達每斤300~400元,而且愈大隻愈好吃,肉質可口、魚皮含有豐富的膠質。
分工交響曲
一尾石斑的成長,由種魚產卵受精開始,到孵化成魚苗,長成成魚,再運搬外銷,需要歷經5~6位飼主,各階段的設備和養殖技術都不同,養殖戶經過多年摸索和經驗累積,各家都有獨門絕活。
產業鏈最前端的是「種魚場」負責飼養種魚和繁殖,成品是一碗碗的受精卵,每碗約有50萬個卵;到了幼苗,就分為2~3個階段,從受精卵孵化,養到1寸(3公分)左右的魚苗(台語稱「白身」)約需一個月,這階段所在的「孵化場」需用深水池(1~1.7米),水溫需以電腦控制在28℃,餵食的餌料是輪蟲、豐年蝦、橈腳類,存活率約1~2成,全軍覆沒的也不少;而由1寸養到2寸或3寸的「2寸場」、「3寸場」,則開始摻雜餵食人工飼料,必須要經常換水清池清除魚兒排泄物,並把生病或死去的小魚隔離、撈出,存活率視各家技術和天候變化,差別很大。至於「成魚場」,不同於孵化、幼苗階段多半養在室內,這階段的魚兒,幾乎都養在戶外,養殖技術著重在水質管理和各種疾病的防治。
各階段養殖場也分布在不同區域,自成群聚──種魚場分布在屏東的佳冬、枋寮;孵化場多集中在台南、嘉義、雲林(夏天沒有地熱,適合孵化),魚苗場則在屏東林園、高雄茄萣;成魚場以高雄永安和屏東佳冬、枋寮為主。
枋寮番子崙區主任委員陳勝泰表示,石斑現在的分工模式是早年草蝦養殖從高峰墜落谷底後,各地漁民摸索下一代產品而自然形成的產業聚落,分工合作的優勢是各有專精、價格具有競爭力;但環節間若出問題時,常缺乏一超然機構通盤解決,導致損失慘重。
天時、地利、人和
有「石斑大王」稱號的龍佃生物科技公司董事長戴昆財分析,台灣石斑養殖的榮景,可說是天時、地利、人和諸多優勢下的產物:首先地理位置非常吃香,和東南亞各國相較,台灣距最酷愛活魚海鮮、消費量最大的香港市場距離最近,船運不到1.5天,比菲律賓3天,越南、馬來西亞5天等占盡優勢,比中國大陸石斑產地的海南島2天距離也近。
其次,台灣是北迴歸線經過的國家,溫暖的氣候四季皆可養殖,氣候條件優於大陸沿岸(石斑在10℃下就無法存活);而海南島的最適合石斑養殖的東海岸區域,近年被香港房地產鉅子李嘉誠買下發展觀光,「未來情勢對台灣十分有利,」戴昆財說。
先天條件不錯,加上台灣漁民的諸多獨門技術,「包括人工繁殖、高密度養殖方法和活魚運搬技術,造就台灣石斑王國的美譽。」高雄海洋科技大學水產養殖研究所教授蕭世民分析,漁業大國挪威、日本只分別擁有2 種、15 種魚類的人工繁殖技術,台灣民間竟擁有200種魚類繁殖技術,可量產者多達50 種,其中石斑就有7 種掌握在手上,而目前全球也只有8 種野生石斑可進行人工繁殖。
技術1:製造浪漫繁殖環境
「石斑繁殖的困難在於是先雌(2~3歲)後雄(6~8歲)的雌雄同體,雄性魚很少,所以必須施打荷爾蒙催熟,」以石斑繁殖技術傲視國際的戴昆財說,他1985年成立公司,1992年起投入龍膽石斑的繁殖技術,重金禮聘幾位研究人員,買來一批批的種魚實驗研究,結果不是打了荷爾蒙第二天就陣亡,就是雌種魚產了卵,雄魚也排了精,但卻是各走各的陽關道,魚卵始終無法受精。
至1995年時,戴昆財已經投入了5千萬元,朋友勸他收手,但他不死心,「我每天黃昏時搬一張凳子在池邊觀察苦思,想到年輕時和太太約會喜歡到燈光美、氣氛佳的餐廳,」戴昆財掩不住得意地說,他不顧合作學者的嘲笑,嘗試改變魚塭環境,竟然真的奏效,魚卵終於受精,也孵化出幼苗,那一年小石斑從幾公分長到一公斤重。這個重大突破不僅為他帶來日後每年數億元的營收,也打響了台灣石斑的名號。
至於究竟如何製造浪漫的繁殖環境?戴昆財說那是最高機密,只透露類似南澳人工繁殖黑鮪魚的模式,模擬大自然日出、日落的光照變化。後來戴昆財還進一步改變龍膽石斑的產卵習性,從原本每月1日、15日,變成天天都能產卵,在掌握繁殖數量後,他說服原本只吃野生石斑的香港餐廳改用人工石斑,成功開拓了市場。
技術2:「做水」、「搬運」有一套
除了繁殖技術高超,聰明的台灣漁民還發展出全世界密度最高的養殖技術。「是其他國家的十倍、二十倍高,」蕭世民說,為了要提高養殖密度,漁民除了24小時以水車打氧氣,還動腦筋加深魚塭深度,並發明出「垂直水車」,使池水上下流動保持活性。以水池從2尺到6尺加深3倍為例,原本放養密度已是別國5倍,就變成15倍。
因放養密度高,「做水」的技術和「巡水」的密集度,便成為提高存活率的關鍵,內行的漁民一看池水顏色的變化就知道該做什麼處置,「漁民甚至不願意花3小時外出看場電影,因為擔心萬一『水』出事了怎麼辦?」
此外,近年發展出的「活魚運搬船」也是台灣人的絕活。打造台灣第一艘專業活魚運搬船「暢洋號」的佳冬漁民李福成表示,活魚運輸過程中若稍有閃失,魚群會受傷甚至死亡,風險極高,早期根本沒有航運公司敢接這種生意,漁民只好自謀出路,把漁船艙底改裝成「活艙」──在船底打孔設管,讓海水在艙底的「魚池」一進一出做循環(船身隨波浪起伏,船上升時海水排出,沉下時海水進入)。
這種土法煉鋼的模式直到近2、3年漁業署開放特殊船隻執照才獲得改善。李福成斥資4千萬,針對搬運活魚的需求打造了第一艘160噸的全新活魚運搬船,船隻以馬達抽取海水,並設有氧氣輸送設備,一次最高可載運5萬斤漁獲(增加4成載貨量),時速達11海浬(20公里),折損率也比以往降低5~10%。
環境驟變
88風災後,佳冬、林邊漁民花了幾個月清除淤泥、整修設備,災區魚塭已陸續復養,但許多漁民被淹怕了,或資本額不夠,紛紛改養其他成本較低的魚種,而繼續放養石斑者,收成也明顯不如災前。
88風災中流失上萬隻龍膽石斑的屏東養殖協會理事長黃再團表示,以往「成魚」階段的存活率約6成,風災後至今存活率只有3成,「水災後石斑變得很難養,」他說,以前的「換肉率」1:1(1公斤飼料換1斤魚),現在1.3公斤還沒辦法養成1斤的魚。主要原因是潰堤溪水帶來的大量淤泥中有許多以前沒有的微生物、有機質,沈積到海水中,改變沿岸生態,海水不同,水池生態也變了,魚還不適應新的環境所致。
雪上加霜的是,各種養殖成本如飼料、下雜魚和電費都一一漲價,連修理水車馬達的費用都漲,漁民面臨的經營環境相當惡劣。
此外,「石斑大王」戴昆財指出,「魚苗」階段受神經壞死病毒和虹彩病毒侵襲有惡化趨勢,2010年的魚苗已經減產3成,由於養殖戶排水和抽水水源相通,很容易互相感染,他多年來呼籲政府重視,但水的問題難以解決,疫苗也只聞樓梯響,幾年來都還沒看到具體結果。
雪上加霜
「環境變化也會讓致病情況惡化,」蕭世民解釋,因養殖環境改變了,導致魚變得比較衰弱,自然就容易生病,在高密度環境下更迅速傳播。因此近來學界提出室內養殖的建議,在室內可控制溫度、水質、酸鹼度等條件下,讓變數降到最低。
蕭世民經過一年實驗,將1~4個月大魚苗移進室內養殖,對水質進行管控並防治可能入侵的寄生蟲、病毒,發現魚苗存活率可提高到8成(目前2寸魚苗放養存活率約3~4成)。可惜的是,漁民有興趣的很少,反倒是企業有興趣投資的多。
「環境惡化、病毒肆虐,再加上資金不足,要怎樣倍增?」許多漁民對88風災後的貸款措施抱怨連連。
李福成表示,88風災後全台的養殖戶優惠貸款額度為20億元,屏東縣的石斑產量占全國2/3,貸款卻不到7 億元,許多需要資金的人都因重重限制(養殖登記證、水權證明、依公告地價為準等)而求貸無門,只好改養其他魚種。
尤其,貸款以養殖面積為核定基準,對幼苗養殖場來說更不合理。佳冬「2寸場」業者潘建章表示,他的場子總共才300坪,但是一個月進一批苗就是30~50萬尾,現在魚苗減產、價格上漲,成本動輒3~500萬元,以現行政府一公頃優惠貸款500萬元來說,他們只能貸到50萬,根本無濟於事。「沒有種苗如何倍增?」他呼籲政府能對魚苗場提供專案優惠貸款,才能度過難關。
生產面的問題外,石斑市場的未來走向也令人關心。
永續外銷
ECFA簽訂後,雖然有業者看好大陸市場已摩拳擦掌,準備分食大餅;但也有不少人憂心一味依靠大陸市場,「價格將變成大陸說了算!」佳冬新生代養殖及運輸業者李炯頤表示,北京舉辦奧運、亞運,觀光客大增,大陸石斑消費並沒有想像那麼高,殷鑑不遠,加上大陸物價一直上漲,民間真有那麼強的消費力嗎?若一窩蜂擴產,萬一銷售不利,價格崩盤,損失不可想像。
魚類病毒專家齊肖琪也表示,石斑的外銷市場太小是導致台灣養殖戶各自單打獨鬥,技術難以整合的結構性因素,如果市場夠大,就不怕大量生產導致價格崩盤,技術自然容易分享支援。
李炯頤表示,相較於中國人飲食偏好肉食,日本人更喜歡吃魚,尤其酷愛活魚,是一值得開發的新市場,政府應規劃通盤的產銷計畫,提供國際競爭者商情,並協助開拓新市場,避免雞蛋全放一個籃子的風險。甚至,養殖魚種也不必獨尊明星魚種,逐漸培養其他魚種的出口競爭力。
在健康意識抬頭的時代,愈來愈多的消費者從紅肉轉向以魚肉為主的白肉,在天然魚種日益匱乏的今日,以海水養殖的魚類兼具低污染和品質穩定等優點,而台灣養殖技術優越,潛力看好。88風災後,各界是否能攜手合作突破困境,再造石斑王國佳績,值得更多國人關心。
全球養殖石斑魚產量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中國
23,453
28,876
34,039
41,994
42,854
45,213
台灣
11,564
12,512
13,582
9,500
17,234
17,042
印尼
8,665
6,552
6,883
3,132
6,370
4,268
馬來西亞
1,977
2,284
2,572
4,256
4,208
4,400
泰國
2,338
3,574
2,582
3,036
1,028
918
香港
832
789
514
525
1,028
918
合計
49,471
55,008
60,837
63,048
75,406
75,727
單位:噸 資料來源:聯合國糧農組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