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值服務
住戶搜尋
心情貼
直播
感興趣
手機交友
還沒登入愛情公寓嗎?
還沒加入愛情公寓嗎?
馬上進入公寓和
10,557,233
個住戶交朋友~
紅包抽抽樂!小資變土豪!
素人也能成為明日之星!
移除此區廣告請加入VIP
上線狀態: 住戶編號:
的相簿
的相簿
>
“水中人參”泥鰍的養殖
“水中人參”泥鰍的養殖
泥鰍是溫水性底層魚類,分佈廣,常生活于淤泥較深的溝渠、水田、池塘等水域中,是主要淡水經濟魚類。泥鰍營養豐富,味道鮮美,素有“水中人參”之稱,藥用功效顯著。目前泥鰍作為一種滋補食品,越來越為人們喜愛。但是由於捕撈過量及棲息環境惡化,泥鰍的自然産量大為減少。為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市水産技術推廣站小務基地開展了泥鰍的人工繁育與養殖技術試驗,並獲成功,為泥鰍在北京乃至周邊地區的推廣奠定了基礎。
一、泥鰍的生物學特徵
通常養殖的泥鰍種類有泥鰍、大鱗副泥鰍、中華花鰍、花斑副沙鰍、大斑花鰍和北方條鰍等。目前,北京示範養殖的種類為泥鰍和大鱗副泥鰍。真泥鰍一般稱為泥鰍,是最常見的個體較大的泥鰍,一般成熟體長10至15釐米,最大個體30釐米左右。大鱗副泥鰍體形酷似泥鰍,一般成熟體長10至15釐米,最大個體可達28釐米。
泥鰍屬底層魚類,多棲息于靜水及水體有軟泥的底層,生長水溫15℃至30℃,最適生長溫度24℃至28℃,水溫5℃以下或35℃以上,以及天旱少水時,會潛入泥層中“休眠”。泥鰍比較耐低氧,在溶氧0.16毫克/升的水中也能生活。
泥鰍為雜食性魚類,幼苗階段體長5釐米以下時,主要攝食動物性餌料,5至8釐米時轉變為雜食性,主要攝食底棲無脊椎動物幼體,同時攝食絲狀藻類、硅藻、水陸生的碎屑及種子;8至10釐米時,攝食藻類、植物的莖、根、葉、種子及有機殘渣、碎屑等;10釐米以上時,則以攝食植物性餌料為主。人工養殖中必鬚根據不同生長階段調整泥鰍的飼料。泥鰍有晝伏夜出的習慣,喜歡在傍晚或半夜間以及日間安靜時覓食,人工馴化後可改為白天攝食。
泥鰍的生長速度取決於飼料的質量、數量及水溫。一般剛孵化出的仔苗體長約0.3釐米,1個月後長至3釐米左右,6個月後長至6釐米左右,第二年年底體長可達13釐米,體重15克左右。
泥鰍為雌雄異體,一般2年成熟,1年可産卵2至3次,是分批産卵的魚類。泥鰍産卵期4至8月份,其中5至6月份是産卵高峰期,但也有秋後産卵的。水溫穩定18℃以上時,泥鰍開始産卵繁殖。最適産卵水溫為22℃至26℃。
二、養殖技術
親魚來源:人工繁殖用的親鰍為3月份開始從周邊地區收集的本地種鰍。放入網箱暫養,投喂泥鰍膨化飼料進行強化培育。
人工催産繁育:
(1)親鰍雌雄選擇:雄鰍體型較小,腹部不肥大且較扁平,背鰭末端兩側有肉質突起。胸鰭較大,第二鰭條最長,前端尖形, 尖部向上翹起。雌鰍胸鰭較小,前端圓鈍呈扇形展開。雌鰍産卵前,腹部圓而肥大,色澤為略帶透明黃的粉紅色。
(2)催産藥物選擇: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每尾注射80至100毫克;促黃體生成素釋放激素類似物,每尾注射5至8微克。催産藥物的注射劑量應根據親鰍的成熟度及水溫情況酌情增減。藥物要溶解在生理鹽水中,採用背部肌肉注射,雄鰍的劑量減半。由於泥鰍的個體小,每尾泥鰍注射藥物的量應不超過0.5毫升。
(3)産卵孵化:將打針後的親鰍放入鋪有網片的玻璃鋼水槽中,在水溫24度時,約12小時後開始排卵受精,産卵後撈出親鰍,在水槽中充氣孵化受精卵,約30小時孵出鰍苗。
土池培育寸鰍:待孵出的鰍苗完全吸收腹部的卵黃營養後(3天左右)開始下塘(池塘按苗種培育池的方法準備,提前清野、消毒、肥水)。每天早、中、晚各潑灑一次豆漿,每週補充一些機井水,後期在豆漿中拌入魚種粉料、幹魚蟲等輔料一同潑灑。約30至40天鰍苗可長成約3釐米長的寸鰍,此時開始分塘飼養。
三、泥鰍示範情況
泥鰍示範地點位於通州區永樂店鎮富各莊村,養殖面積20畝,其中親鰍池2畝,成鰍養殖池18畝。目前,平均規格50尾/斤,畝産1500公斤。 (作者為本報專家顧問團成員)
關於這本相簿
相片張數:0 張
瀏覽次數:129 次
收到回應:0 則
相簿類型:自然觀察
瀏覽權限:公開相簿
幻燈片播放
此用戶尚未上傳照片!!
首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末頁 共 0 張